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 莊春江 剪輯



阿姜查禅师法相

摘 自:

[1]《我們真正的歸宿》 [2]《以法為贈禮》 [3]《森林裡的一棵樹》I,II

[4]《我為何生於此》 [5]《靜止的流水》 [6]《寧靜的森林水池》

[7]《心靈的資糧》 阿姜 查 著/法園編譯群 譯/圓光/法耘出版社

@ 2/25/95‧12/31/95

(一)正 見

‧放下苦樂,放下執著‧開展心靈──心的訓練‧保持覺醒‧其它

巴蓬寺的修行精神是去建立正確的知見,

然後將它與正念一起應用在每一個工作與情況中。

這種修行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在任何繁忙的生活中。[6]P.137



‧放下苦樂,放下執著



我們之所以得不到解脫,

是因為我們仍然執著於貪求的欲望。[1]P.43



在你進入真正的修行前,

你必須看清楚去除欲望的可貴,

只有那樣,才有可能真正的修行。[1]P.30



苦與樂這兩種雜染中,苦是較容易覺察的,

因此,我們必須提出痛苦,

以便能去止息我們的痛苦。[2]P.57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

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1]P.17

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1]P.11

如實了解事物的真相,並放下對一切外緣的執著,

以一顆不執著的心作為你的依歸。[1]P.7



蛇的頭是苦,蛇的尾是樂。不要說是頭,

即使你只是去抓尾巴,牠同樣會轉過身來咬你。

快樂和痛苦;愉快和悲傷都是從同一條「蛇」

──欲求(wanting )升起的。所以當你快樂時,

心(mind)不是真正寧靜的。

[4]P.29,[3]IP.138,[6]P.75



快樂和痛苦存在哪裡呢?

快樂和痛苦都從黏著生起。[7]P.137



你必須對你的喜歡和不喜歡,

你的痛苦和快樂,兩者都放下。

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你必須看得周全,

那麼,當快樂來時,你不會得意忘形;

當痛苦來時,你也不會亂了方寸。

當快樂生起來,你不會忘了痛苦,

因為你知道他們是相互依存的。[1]P.32

當你感到瞋恨和怨怒時,

你必須以正見去做慈悲觀。如此一來,

你的心境就會比較平衡與穩定。[1]P.33



刀有刀鋒,刀背和刀柄。當你拿起刀子時,

這三個部位都同時被拿起。同樣的道理,

如果你沒有學習這(非善非惡),那麼,

你不會有真實的領悟(understanding)。

如果你拾取了好的,壞的跟隨而來;

如果你拾取了快樂,痛苦跟隨而來。

鍛鍊心,直到能超越了善與惡,

才是修行圓滿(finished)的時候。[3]IP.85



我們不求惡,也不求善;

我們不求負擔和輕鬆;快樂和痛苦。

當我們的欲求終止時,寧靜便穩固地被建立了。

佛陀稱這種最高的證悟為「寂滅」,

就像火的熄滅一樣。[1]P.50,[3]IP.11



如果我們認為快樂是我們的,痛苦是我們的,

那我們是在招惹麻煩,因為

我們將永遠無法跳出「心中有事」的這一點上。

啊!這是喜歡 …… 它什麼也不是,

只是一種感覺的升起和消逝而已。[2]P.46



快樂是不穩定的,它以前曾升起過很多次,

苦是不穩定的,它以前也曾升起過很多次;

這是它們的方式,它們「就只是那麼多」。

當你能夠視事物如「就只是那麼多」時,

那麼,它們就會保持在「就只是那麼多」。

一旦你覺知執著時,就沒有執著和握持。

它們將會消失,有的只是生與滅而已,

那就是平靜。[5]P.191



我們以無常(impermanence)的教導為基礎,

明白快樂與不快樂均非恆常,

它們都不能依靠,也絕無恆常的事物。

有了這種領悟(understanding),

我們會逐漸停止相信心中升起的各種情緒和感覺,

誤解(wrong understanding)將會隨著我們停止

相信的程度而減少。這便是解結的含意。[3]IP.87



當痛苦升起,它消失。

而,當它消失後,痛苦又再生起。

那裡,就只是痛苦的生起和消失!

每樣事物就只是生和滅,

而不是好像有任何事物持續著一般。這種看法,

將會使我們對世間產生一種平心靜氣的平和感覺。

我們不認為快樂是「我們的」,同樣地,

我們也不認為不滿和不快樂是「我們的」。

當我們不再那樣地去認為,

去執著快樂和痛苦的時候,

所剩下的就只是事物的真實本然了。[1]P.49



痛苦(suffering )是何時升起的呢?它是在

我們瞭解到我們已經獲得了什麼的同時升起的,

這就是痛苦依住(lie )的地方。

如果我們存有「自我」(my self)的想法,那麼,

我們周遭的一切便都成為「我的」(mine,我所),

而困惑(confusion)就跟隨而來了。

[3]IIP.49,[7]P.185



一切事物只是事物,它們不是任何人痛苦的原因。

這就像一根非常銳利的刺,它使你痛苦嗎?

不,它只是一根刺,它不打擾任何人。

世上的一切事物單單只是事物,是我們招惹它的。

如果不理它們,它們不會打擾任何人,

所以佛陀說:「寂滅為樂。」[3]IP.149,[5]P.217



如果你仍有快樂和痛苦(suffering ),

你就是一個還沒有吃飽的人。

你必須將快樂和痛苦一併拋棄,

它們只屬於那些仍未吃飽的人的食物。

在真理裡,快樂是痛苦的偽裝,

如果你執取快樂,這跟執取痛苦是一樣的。

因此,小心!當快樂升起時,

不要樂過了頭(overjoyed ),

不要被拉走了(get carried away);

當痛苦來了,

不要絕望,別讓自己迷失在其中;要看清楚,

快樂和痛苦的價值是一樣的。[3]IIP.153



當你抓住一件特殊的事物時,

有快樂存在嗎?或是不快樂?

如果有快樂存在,你抓得住那快樂嗎?

如果有不快樂存在,你抓得住那不快樂嗎?

[7]P.156



覺知者如實地徹見,

而不因變遷的現象而快樂、悲傷。[6]P.23



當事物都很順利時,心不會歡喜;

當事物都不太順利時,心也不會悲傷。[5]P.83



佛教的教化是有關離惡修善的,

而當惡已被捨離,善也建立起來時,

我們便必須放下善惡兩者。[4]P.27



修行是為了放下對、錯兩者,

最後,將一切都拋掉。[5]P.105



別黏著良善,別黏著邪惡;

這些都是世間的性質。

我們修行以超越世間,

從而將這些事情帶往終點。[7]P.173



如果那是好的,別抓緊它;

如果是壞,別黏著它。

好和壞都會咬住人,

因此別抓緊它們。[7]P.73



快樂的欲求從一邊踢過來,

而苦和不滿足則從另一邊踢過來,

這兩邊一直在圍剿著我們。[6]P.7

佛陀教導我們要不斷地放下這兩邊,這才是正修之道

──導引我們跳出「生」與「有」之道。

在這道上,既無樂也無苦、無善也無惡。[6]P.8



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

它將只會引起痛苦。

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2]P.3



如果你不捨棄你的喜、惡,就還不算真正的精進。

不放下就說明了即使你去尋找平靜,也無法找得到。

親自去體會這個真理吧![6]P.155



佛教禪坐的終極教導是「放下」。

不去牽掛任何的事物!分離開來![2]P.64



酌留空間,別黏著事物;握持,但別黏著。

握持它正好夠長的時間去思考它,明白它,

然後放下它。

你不須要去了知整個全部,

對於佛法修行人來說,

只要這麼多就夠了──去了知,而後放下。

[7]P.195,191,194



將心訓練到它穩固、到它放下所有的經驗為止。

那麼,事物會來,不過,你會覺知它們而不執著。

你不須要強迫心和外塵分開。在你修行之際,

它們自然會分開,顯露出身與心的基本元素。

[6]P.130



要將五蘊從煩惱(雜染)和執著中分隔開來,

就好像要在森林中清除樹叢而不砍樹一樣。

一切都只是不斷地升起與消逝罷了

──煩惱並無立足之地。

我們不過是跟五蘊生、死而已了

──它們只是依著它們的本然來、去罷了。[6]P.31



所有好的修行最後都必須回歸到一個本質

──不執著。最後,你必須放下所有的禪修法門,

甚至連老師都要放下。如果一個法門能引導我們

放下(relinquishment)、不執著(not clinging),

那麼,這就是正確的修行了。[3]IIP.72



即使連定(平靜)都不該去執著。[6]P.21



將它──所有的執取與評判,都放下,

不要試圖想成為什麼。於是,在那寂靜之中,

便能夠使自己去看透整個假相的我,

沒有任何一點是屬於我們的。

當我們內心寧靜及覺醒時,

就自然地、自在地達到這種覺悟的境地,

沒有恆常的自我,裡面什麼也沒有,

那都只是意識的把戲罷了![6]P.200



倘若你不「想要」,那麼你便不會修行;

但是如果你因欲望而修行,你卻見不到法了。

我們帶著欲望修行,

如果我們沒有欲望,我們便不會修行。

「觀念」和「超越」是共存的,正如椰子;

這肉、皮和殼全都在一起,

當我們買椰子時,我們買整顆;

如果有人想來指責我們吃椰子殼,那是它們的事;

我們知道我們正在作什麼。[7]P59,P63



坐禪不是要「得」到任何東西,

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5]P.4



我們就「生」在我們認為事物為「我所有」的當下

──從「有」(becoming)而生。無論執著什麼,

我們便「生」和存在當下。[3]IIP.6,[7]P.112



「存在」意思是「生之領域」:

感官欲望生於色、聲、香、味、觸和法中,

與這些事相認同;

心,緊緊地執持且黏著在感官欲望裡。[7]P.109



了解在心中生起的所有事物,都只是感覺而已。

它們是短暫變化的,它們生起、存在、消失。

它們就只是那樣。它們沒有自我或存在,

它們既不是「我們」也不是「他們」。

他們是不值得執著──沒有一樣值得執著。[7]P.98



如果有所執取,這就叫做「生」。

生與死二者都是建立在執著「諸行」、

懷想「諸行」上面的。[4]P.36



如果你執取對某人的瞋怒的感覺,

你就會感到生氣,這算什麼修行?[5]P.118



如果你想要讓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只會給你帶來痛苦。

但是想要立刻死或快點死不也是苦嗎?[1]P.10



修行者的心不會到處馳散,而只會安住在它那兒。

善和惡,喜和悲,是和非升起時,他覺知一切。

禪修者單單知道它們,

卻不允許它們「弄濕」他的心;

換句話說,他不會去執取任何一切。[3]IIP.117



如果有人咒罵我們,而我們卻沒有自我的感覺的話,

事情就會停在話語上,而不會受苦。

如果不悅的感覺生起,我們應該讓它停在那裡,

覺知感覺並不是我們。[6]P.31





沒有人能教你(show you)這個(真理),

只有當「心」親自瞭解(see )時,

它才能滅絕和捨棄黏著(attachment)。[3]IP.19



欲望(desire)一直存在著,這只是心的一種狀態。

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

但卻沒有黏著(attachment)。[3]IP.45



‧開展心靈──心的訓練



就像從樹上掉下來一樣,在我們明白怎麼回事以前

──「碰!」我們已經撞地了。(不清楚摔的過程)

這跟十二因緣一樣。我們直接所經驗的痛苦,

是經歷了整個十二因緣勾鍊(chain )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勸誡他的弟子們

要審查(investigate)和完全地知曉他們自己的心,

才能在他們「撞地」以前,捉住自己。[3]IIP.53



不要只做你喜歡的事,不要放縱你的想法。

停止這種盲目的追隨,

你必須不斷地去阻擋這無明之流,

而這就叫做「訓練」。[2]P.56



如果你不去反制(oppose and resist )你的心,

那麼就只順從情緒了。這種修行是不正確的,

就像縱容小孩子的每一個隨興所欲(whim)一般。

訓練自己的心也必須如此,

別縱容它的隨興所欲。

[3]IIP.33,([6]P.75,[7]P.144)



以佛法來訓練你自己,

代替情緒的放任吧![2]P.57



訓練的重心是觀察動機、審視心靈。[5]P.181



如果我們訓練這顆心,

去擁有羞恥感和對惡行的恐懼感的話,那麼,

我們便會有所克制,

我們將會謹慎小心……。

一旦如此,我們的正念就會變得更強,

我們將能在一切時中保持正念。[7]P.18



但去讀你自己的心。[2]P.55



禪修者的責任是正念、鎮定和滿足,

這幾件事能夠終止我們

那些「不曾訓練的心」的習氣。[2]P.59



在訓練心的當中,

你不得執著「稱讚」和「責備」。[2]P.66



由於習氣作祟,我們的心無法平靜,

這是因為我們過去的行為,

使它們如影隨形地困擾我們。[1]P.30



唯有當心是沒有雜染的,心才能是寧靜的。

你必須向內反觀自己,

反觀自己的身、口、意上所犯的過失。

除了你自己的身、口、意之外,

你還要到哪裡修行呢?[3]IIP.26



使心健壯的意思是,使它平靜,不去胡思亂想。

平靜心的意思是,去尋找正確的平衡。[5]P.123



如果你已達到平和的心境,就接受它;

如果你不能達到平靜,也一樣要能承受,

心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修行方式,

且持之以恆。[1]P.39



專注(concentration )訓練,

是使心達到堅毅和平穩的修行。

這樣的訓練能導致(bring about )心靈的寧靜。

這顆已經被「築堤」、控制、經常訓練的心,

將會獲得難以計量的利益。[3]IP.23



不要只放縱你的情緒。

無論懈怠或是精神充沛時,

都要繼續努力,不管是在禪坐或是行禪,

甚至躺臥時,都要觀照你的呼吸。[2]P.99



光說不練,它不會自動前來,

但如果過於勇猛,你同樣不會成功,

而全然不試,當然也是不行![2]P.103



保持恆長心遠比短暫的勇猛心還重要,

日復一日,月月年年不斷地修行

──這才是真功夫。[1]P.57



正確的修行是持續不變地修行。

修行必須持續;這意思是說,

修行,或者禪坐,

是在心裡完成的,不是在身。

當禪坐結束時,

不要想你已經結束了禪坐,

要思考到你只是改變姿勢罷了;

如果你這樣反省,你便會擁有寧靜。

這就稱為有規律的修行。[7]P.75,P.74



努力吧!你們都應該努力遵循修行,

這就是訓練。[7]P.10



怠惰時,修行;精進時,修行,

對時、地也都清楚分明,

這就叫做「開展心靈」。[2]P.58



有時候,禪坐的狀況會很好,有時則否。

但不必去擔心,只要繼續就好。

就在你繼續修行之際,「定」會現起,

然後就利用它來增爭長智慧。

徹見喜與惡都是從感官的接觸中生起的,

而不要去執著它們。不要渴望成果或迅速的進展,

嬰兒們都是先爬,然後學走路,接下來才跑。

只要堅固你的戒行,繼續不斷的修行就對了。

[6]P.196



我們以這種方式慢慢地摸索(feel)出自己的道路:

小心而不遺漏地收網。

我們繼續摸索下去,這就是修行。

如果喜歡做,就去做;如果不喜歡做,

也一樣地做下去,就只是保持做下去。

這就是我們禪修(do contemplation)的態度。

[3]IP.51



修行要少欲而知足。

如果你很精進,你就修行,

但當你懶惰的時候,你仍然要修行。[5]P.54



不管你覺得喜歡或不喜歡,你應該還是同樣地修行。

不管你快樂或不快樂,你必須同樣地修行。

如果你正感到舒適,你應該修行;

如果你正感覺有病,你也應該修行。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的修行者都會保持心之持續訓練。

如果會有什麼不對勁,

就讓它們只是在身體上吧![7]P.66,P.70



正確的精進不是去使某些事情特別發生,它是

一種覺醒和警覺每一剎那的精進,

一種克服懶惰和煩惱的精進,

一種讓我們一天中的每個活動都在禪坐中的精進。

[6]P.73



恆長地觀照當下所發生的事。

在修行剛起步時,

那時的正念力是斷斷續續的,

就像從水龍頭滴下的小水珠一樣,但是,

如果我們精進不懈地用功下去,到最後,

這水珠與水珠間的空隙將會消失

而成為持續不斷的流水。這條正念之流,

正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標。[1]P.57



如果你懈怠不勤,什麼時候才會「苦」盡呢?

如果你懈怠不勤,你又能成就多少呢?

建立起我們的修行,超越懈怠吧![2]P.97



如果只是聽聞法的教導而不去實踐,那麼,

你就像湯鍋裡的一根湯杓子,它每天都在鍋子裡,

卻不知道湯的滋味。[2]P.75,[3]IP.91



你不可能只藉由「聽」它便真正地瞭解;

聽之後,

你必須要測試,並且進一步地探索。[7]P.21



沒有人任何人能替你做,

光聽別人說也無法斷除你的疑惑。

唯一能斷除疑惑之道,

就是你親自做一次地完全放下。[6]P.158



當我們的修行開始鬆弛時,

需馬上看住心,使心穩定。

一段時間後,心上軌道了,不久又鬆弛了,

心便是以這種方式牽制你。

但是有正念的人會堅定信念,不斷的重建自己。

回過頭來再嘗試、修習,

並以這個方法來開展自己。[1]P.31



走在佛法的路上,你不能以「身」去完成,

你必須以「心」去走,去得到利益。[2]P.82



佛教徒的禪坐是關於「心」的,

那是為了開展「心」──你自己的「心」。

一位修行而開展「心」的人,

就是一位實踐佛法的人。[2]P.56



佛法是在修行中生起的。

教導只是指出領悟的方法,若要領悟佛法,

必須將那教導帶進我們的內心。[7]P.83



鎖在牢獄裡的只是這個身體,

不要讓心靈也被鎖住了。[1]P.4



‧保持覺醒



我們的雜染(defilements )好似我們修行的肥料。

這就像拿髒東西如雞屎和牛糞來施肥我們的果樹,

果實因而將會既甜又多一樣。

在痛苦中(suffering ),有快樂(happiness );

困惑(confusion)中有平靜(calm)。[3]IP.41



若能運用熟練的話,

雜染(defilements )是非常有用的。

就好像拿雞或牛的糞便放入土壤裡來助長木瓜樹。

例如:當疑惑(doubt )升起時,注視著它,

當下審查(investigate),這樣做將幫助你的修行

成長,而且結出甜美的果實。[3]IIP.187



人們卻傾向於認為,

如果他們去到一個沒事發生的地方,

他們就會找到平靜。

但事實上,

如果我們住在非常安靜沒有什麼生起的地方,

智慧能生起嗎?

我們會覺察任何事嗎?

事物生起之所在,在於因,

因生起的地方,

那就是我們必須思惟的地方。[7]P.124,P127



最好是以平常心來修持。

如果沒有令人煩心的事情,

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去對治;

然而當有問題來時,你就必須當下解決它!

以平常心生活,

沒有必要再另外去尋找什麼特別的事物來。

要時時注意、警覺!

無事時當然很好,當事情來時,

須提起心來觀照,並保持正見,

自然能化解一切。[1]P.39



當你做每一件事情時,

你必須心裡很明白,很清楚。

當你看清楚時,就不需要去忍或勉強你自己了。

你感到受障礙與有負擔,

是因為你不了解這點![1]P.30



修行只是關於心和心的感覺而已,

而不是一樣我們必須去追逐或奮力爭取的東西。

你所要做的,只是試著保持覺醒。[5]P.101



在我們的修行中,

當你行禪時,你應該真正下定決心去步行;

在禪坐時,你應該就專注在那件事上。

不論你是在行、住、坐或臥上,

都應該努力保持鎮靜。[7]P.41



佛法的修習並不須要你去到處尋找

或花費整個的精力去達成,

你只要觀察那些在你心中升起的各種感覺:

當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覺味、

以及其他種種時,它們全都會來到這顆心

──一顆清明覺醒的心。[2]P.49



這些感覺生起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開悟,

智慧能夠生起的地方。[7]P.131



當根、塵接觸時,迅速地傳達給心識,

經由心識徹底的審視和檢查之後,

又回到中央來,這就是我們安住的方法

──保持警覺、清明的行止,經常以智慧觀照,

如此,我們的修行也就完成了。

隨時清楚自己的心,並掌握住心對境的反應,

這是很重要的。要明白

它們怎麼來、怎麼去,怎麼現起、怎麼消逝,

這一切都要透徹地了解。

就像蜘蛛「網捕」各種昆蟲,

而心是以無常、苦、無我來「收攝」念頭。

這就是給我們心靈的養分,

給一位覺醒的人的養分。[1]P.40,[3]IP.140



如果我們能經常覺醒,

那麼我們的正念就會像這不間斷的流水一樣,

但是如果我們的心徘徊不定,

那麼我們的正念就僅僅會像那水滴一般了。

[2]P.103,[3]IIP.42



醒悟,並不表示對世間的憎惡,

而是心的清清楚楚,

瞭解到事實是無可挽救的,

世間本來就是如此的。

明白了這一點,你會放下執著,

以一種既不是快樂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

透過智慧觀察,瞭解到「諸行」的自然改變,

而住於寧靜中。[1]P.16



‧其 它



你的本分(business)就是修行(practise ),

不論修行的進展是快或慢,只要知道就好,

不要嘗試去強迫它。

這種方式的修行就會有個好基礎。[3]IP.35



修行三個必須實踐的要點是:

感官的收攝、飲食的節制、覺醒。

對禪修者而言,危險是來自外塵的,也就因此,

感官收攝是必要的;事實上它是最高的戒德。

經常斷食倒不如去學習正念和敏銳地食你所需的量,

學習去辨認「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要建立覺醒,是必須不斷地精進,

正如在任何場合都必須繼續進行的呼吸一樣。[6]P.94



「無常」這真理是世界上最單純的事,

卻也是最深遠的。[1]P.60



如果我們擁有正念,

我們便會看到無常,一切事物的無常;

我們將見到佛陀,並且超越輪迴的痛苦。[7]P.170



不確定(uncertain )!怎麼可能有其他方式呢?

一切事物都是這樣的啊![3]IP.63,[2]P.24



不論何時,有什麼在心中生起,

不管你喜歡與否,不管它看起來似對或錯,

只要以「這是不確定的事」來截斷它。

這「不確定」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這一個能開展智慧。[7]P.77



無常和耐心的忍,

這就是如何去接近佛陀的教導了……

無常:一切都是不確定!

那不確定,那是短暫變易的![7]P.163



一切都是不確定的,一切無常變化![7]P.172



在心中有「無常」的談話,

把真理、變易、世間的不確定性都列入考慮。

這就稱作在心中有「佛法」的談話。[7]P.196



我們的房子,我們的家庭,我們的錢財,

都單純地是我們的約定成俗罷了。

以正法的觀點來看,它們都不是我們的,

甚至連這具身體都不真的屬於我們,

只因為我們想像它是,並不會使它真的是。

這就像抓一把沙子,然後同意稱它為鹽,

這樣能使它成為鹽嗎?噢!是的,可以,

但只是名稱而已,不是實質上的。

想像沙為鹽,不會使它成鹽。[3]IIP.171



這是涅槃的本質:它是火的熄滅,是熱的冷卻;

是寧靜,是生死輪迴的止息。

是我們內心貪、瞋、癡的永滅。

它超越快樂和痛苦,它是全然的寧靜。[1]P.51



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

哪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慧,哪裡就有寧靜。

[2]P.44



痛苦存在的地方正就是無苦生起的地方,

它終止在它生起的地方。

如果痛苦生起,

你必須就在那兒思考;你不必要逃跑,

你應該就在那而解決這問題點。

從這些事中逃跑,就不是依照真實法修行。

你要到何時才能見到苦諦呢?[7]P.134



越是疑惑,我越是打坐,越是修行;

無論什麼疑惑生起,我便在那一點上修行。

[7]P.25



修行是在你嘗試去對治煩惱(雜染),

不去長養舊有的習氣時產生的;

衝突和困難升起的地方,

就是要下功夫的地方。[6]P.39



不要認為只有在坐著或行的時候才是禪修,

任何事,任何地方,都是我們的修行。[2]P.69



真正的修行,

發生在心與感官對象相遇的地方。

感官接觸的發生點上,就是修行所在。[2]P.43



我們的不滿足是由於錯誤的見解。

因為我們沒有約束運用感官(exercise sense),

所以就會責怪外界帶給我們痛苦,

一旦我們自己去除了錯誤的見解,

不管走到哪裡,我們都會滿足。 [3]IP.81



僅僅是感官的抑制,

雖然非常必要,但仍然不夠,因為無論如何的去

抑制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與意,

如果沒有智慧去瞭解貪欲的實相,

那麼想從中得到解脫是不可能的。[1]P.56



佛陀教導抑制,

但抑制並不是指我們不要看任何東西,

不聽任何東西,不聞、嚐、觸或想任何東西;

並不是那個意思。[7]P.131



如果你執著於感官,就如同上鉤的魚兒。

[1]P.27,[3]IP.48



我們必須如實地(exactly as they are )看事物

──感覺只是感覺,念頭也只是念頭。

這就是結束所有我們問題的方法。[3]IIP.24



平靜是引發智慧的基礎,

而智慧則是平靜的成果。[5]P.103



導致你受苦的不是身體,而是你錯誤的知見,

當你誤解時,你就被混淆了。[1]P.6



在我們的修行中,當智慧升起以前,

將專注力先穩固地建立起來是必要的。

專注心念可以比喻為打開電燈的開關,

而智慧就如同結果出現的光;

專注力又如一個空缽,

而智慧就好像你放入缽裡的食物。

如果沒有缽,便沒有地方放食物了。

[3]IIP.111,([6]P.116)



佛法的修習,是依靠「修正你的知見」。[4]P.36



就算我們擁有佛法的知識,

而且曾學習和實踐佛法,

卻仍見不到真理,

那麼我們依舊像流浪漢一樣,

無家可歸。[3]IP.2



禪修的目的不僅於經常平靜自己,

讓自己脫離憂惱(trouble )而已,

而是要洞見和絕滅

使我們一開始就無法平靜的原因。[3]IIP.191



你只看過流動的水,或靜止的水,不是嗎?

當你的心是寧靜的,就可以開展智慧,

你的心將如流動的水,但卻是靜止的。

雖然是流動著,但幾乎像是靜止一般,

所以,我稱它做「靜止的流水」。

智慧能夠在這裡出現。[3]IP.141,[5]P.26



不要埋怨是洞太深,

回過頭來看看你自己的手臂。

如果你可以看到這一點,那麼,

你將能在心靈之旅上獲得進展並找到快樂。

[3]IP.27



如果在你的修行當中,出現禪那,

這也無妨,只要別去執取它就好。[5]P.169



對禪修者而言,最大的致命傷就是禪那

──深層、持續平靜的三摩地。在這個階段,

三摩地可以成為一個敵人,因為,

沒有對與錯的覺醒,智慧也就無法升起。

[5]P.153-154



如果你的心達到

平靜(quiet)和專注(concentrated),

那就是個應用上很重要的工具。

但如果你坐著只為了達到專注以便能感受到喜悅,

那你是在浪費時間。

修行是坐著讓你的心達到止靜(still )和專注,

然後用來檢視(examine )身與心的本質(nature);

更清楚地看清它們。[3]IP.65



坐禪(sitting in meditation )時也一樣,

心是平靜的(calm),但雜染並沒有真的平靜下來。

因此「三摩地」並不是一件可靠的事,

為了尋找真正的寧靜(peace ),

你必須開展(develop )智慧(wisdom)。

「三摩地」是一種像石頭壓小草般的短暫平靜。

[3]IP.71



慈悲,就是慷慨的本質、和藹和協助。

這些都應該被保留作為心靈清靜的基礎。[5]P.144



一旦戒行清淨,

對他人就會有一種誠實和慈悲的感覺。[5]P.148



別跟那些不修行的人生氣,別說他們的壞話。

只要繼續規勸他們,當他們的心靈開展時,

他們將會走向正法(Dhamma)。[3]IP.109



病人應當記得那些慈悲的關懷,

並且耐心的忍受著病痛。

善用你自己的心力,別讓心散亂了。

更不要讓照顧你的人增加困擾,

讓看顧病人的那些人,

在內心升起慈悲與德行。[1]P.19



身體成長而老了與得病的方式(way )並沒有錯,

它只是順著它的天性罷了。因此,

不是身體導致我們受苦的,而是錯誤的想法。

當我們誤解時,就會被困惑所束縛。[3]IP.123



即使是佛陀和聖者們,

也會在自然的過程中招致疾病,

在事件的過程中以藥物治療它。

如果它痊癒了,那就痊癒;如果沒有,那就沒有。

[7]P.183



我們僅祇是這具身體的訪客,

就如在這裡的聽堂一樣,它並不真的是我們的,

我們只不過是暫時的房客。

佛陀教導,

並沒有持續的自我存在這個身體內。[7]P.181



要不斷地將死亡和衰敗牢記在心,

對於世間感官的厭離便會生起,

進而導致專注與禪定。[6]P.162



不要在意開悟。

種樹的時候,你種它,給它水,給它施肥、除蟲害,

如果這都做得很好,樹自然會成長。不管如何,

樹長得多快,都不是一件你可以控制的事。

剛開始,耐心與毅力是非常必要的,不過,

一段時間之後,信心與堅定心會生起。然後,

你就會看到修行的價值,而且會繼續修行下去。

[6]P.119



無論晚不晚睡,當我一醒來,便立刻起床,

不要太當一回事地去照顧這個睡眠,

當下就斷絕它。[2]P.101



任何談到減少雜染煩惱的教導、

能夠導致離苦的、

提及感官娛樂之捨棄的、

以少為足的、

對階級地位的謙遜和不熱衷的、

遠離及獨處的、

努力精進的、

易於被照顧的……,

這八種素養是真實法律的特徵,

是佛陀的教導。[7]P.19



「外表」障礙了「超越」,

阻礙了人們清楚地看見到事物。

如果你讓「表面」上昇而現露出了「超越」,

你將會得到真理且清楚地明見;

你將會根絕「表面」,也根絕黏著。[7]P.189,188



看吧!這「自我」只是一個表象,

你必須剝除表象以了解這東西的核心,

那就是超越!提昇表面去找到超越。[7]P.186



如果你觀看別人的時間至多百分之十,

而看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

這就是確切的修行了。[7]P.213



(二)調 身(息)



當我們坐禪的時候,

只要注意(watch )呼吸,不要試圖去控制它。

如果我們強迫自己的呼吸,使它過長或過短,

我們就不會覺得平衡,而且,

我們的心也無法變得寧靜,

我們必須只讓自己的呼吸自然地發生。

不要過於在意它有多長或多短,多弱或多強,

只要留意(note)它就好。

我們單單讓它隨其自然,並且跟隨它。[3]IIP.152



不要去強迫呼吸,使它比平常長或短,

只要讓它如往常般持續。[5]P.138



將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在做觀察呼吸的當下,

不要刻意的使呼吸拉長或縮短,

不要使它變強或變弱,

只要依正常速度,自自然然的進出就可以了。

放輕鬆,什麼都不要去想,不須想東想西,

唯一要做的事是將注意力放在吸氣和呼氣上,

注意每一個呼吸的開始、中間和結尾。

吸氣時,氣的開始是在鼻端,中間在心臟,

結尾在腹部。呼氣時,正好相反。

開展對呼吸的覺知:

一在鼻端,二在心臟,三在腹部。

投聚「注意力」在這三點上

將可解決你一切的煩憂。[2]P.14



保持出入息的覺醒,

不要因為呼吸太長或太短而感到痛苦,

只要觀照它,

不要試圖以任何方法來控制或壓抑它;

不要執著。[5]P.139



吸氣時要吸到滿,然後再送出。

此時不要刻意地去控制呼吸,

不管氣長或氣短都沒關係,

只要坐著注意你呼吸的自然進出,

這就夠了。[2]P.96



行、立、坐、臥,

我們必須不斷地去改變姿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用到這些姿勢,

因此,我們必須在每一樣的姿勢上發展覺知,

使它們變得很有用。[2]P.95



平靜時,呼吸會變得細密,

身體會變得輕鬆,心也會輕安起來,

一切都將恰到好處。

持續下去吧!直到你好像只是坐在那兒

而沒有了進息或出息一般!

然而你仍然活著,別害怕呼吸停止而逃開。

只要對所發生的每項過程全然清楚,

而不要被其中的任何一個狀況給愚弄了。[2]P.97



如果呼吸很粗大,我們知道它很粗,

如果它是細微的,我們知道它很細微。

當它越是細微,我們越是跟進,

同時使心覺醒,最後,呼吸會全然消失,

所留存的,只是清明覺醒的感受,

這叫做「見佛」。[1]P.8



如果你想改變姿勢,在改變前,

將痛苦忍耐到最極點吧!

如果痛到無法在心裡繼續持念BUDDHO時,

就把痛當作是你醒覺的對象,

讓「痛」替代「BUDDHO」。

用這種方式直到痛苦消失,並看看有什麼後果。

但那是逐漸而來的,不要太強迫自己,

只需慢慢地持續下去。[2]P.100



當你坐得正確時,就不需去衡量或強迫。

禪坐是沒有目標、沒有可達到的境地的。

不要去在意時間,只要讓你的修行保持穩定的速度,

讓它逐漸地成長。最後,你會發現,

你可以輕輕鬆鬆地坐上很長的一段時間,

也可以正確地修行。[6]P.126



正當「行禪」時,我們試著

不斷地去留意雙腳碰觸地面的感覺。[2]P.86



(三)調 心



失去控制的心有如一隻不歇息的猴子,

無意識的跳這兒跳那兒。

你必須學習去控制它,去洞見心的真實本質:

無常(impermanent,暫時的)、

苦(unsatisfactory, 不滿足的)、

空(empty,無實質的)。

不要光隨它到處亂跳,學習去作它的主人。

把它拴下來,然後讓它自己精疲力竭而死。

這麼一來,你就有一隻「死猴子」,

而最後你會是寧靜的。[3]IIP.165,[6]P.47



在佛法的修習中,我們不需要打擊別人,

反卻是征服我們自己的「心」;

耐心的忍,並且抵抗我們所有的情緒。[7]P.3



目前你唯一的責任就是專注你的心,

讓心得到平靜。[1]P.9



禪坐的基本要素是持續地「覺醒」當下的呼吸,

以便你能正念每一個進、出息的發生。[2]P.86



開始禪坐,清楚知道,當下,

你唯一的責任就是去觀照出入息。[5]P.138



假如你的注意力從呼吸那兒溜到其他的地方,

如此一來,覺知就破了。

只要有呼吸的覺醒時,心就在那兒。

只要與呼吸和這個均勻且持續的覺醒同在,

你們就有當下的心了。[5]P.142



如果注意力溜到其他事物,

試著拉它回到專注的目標上,

試著去放下一切其他的思想和關心的事物。

不要想任何事情──就只是觀照呼吸。[2]P.87



不要讓它(注意呼吸)溜走了,

如果溜走了,停下來!看它到了哪兒?

找到它,再帶它回來。[2]P.96



即使有人在「裝神弄鬼」,那是他們的事,

不要因此而受干擾了。

只管在呼吸的進、出上專注,

只須清楚你的呼吸,這就夠了。

如果你有恆心這麼做,呼吸會變得細長且輕,

身心也會變得柔軟自在。

不會茫然、不會昏沉、也不會打瞌睡,

一切都變得輕鬆容易,

此時,你是安祥的![2]P.93-94



在禪坐時會知道或看到什麼的念頭,可是,

一旦它們升起,就讓它們自己消失,

不要過度地顧慮它們。[5]P.139



在禪坐之時,

不論心裡有什麼感覺或情感,就放下它。

不論這些情感是好的或不好的,都不重要。

也不需去在意他們,只要讓他們消逝,

然後回歸你的注意力到呼吸上。[5]P.139



禪坐的審查就是「培養」和「放棄」的審查。

這裡我說的審查,意思是:

每逢心經驗到一種感覺時,我們仍然執著它嗎?

我們仍然繞著它製造問題嗎?

我們仍然在它上面感受快樂和憎惡嗎?

簡單地說:我們仍然迷失在我們的想法裡嗎?

如果我們黏著了任何一意事物,

我們覺察我們被黏著;

我們知道我們正處於什麼狀態,

我們努力去修正我們自己。[7]P.44



除了覺知以外,放下所有的一切。禪坐時,

不要被你心裡的妄念或聲音愚弄了。

把它們全都放下不要去執著。

只要住於「不二」的覺知,

不要煩惱過去或未來,

你將達到那不前、不後、不住的境界,

而那兒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抓住或執著的。

為什麼呢?因為本來就是無我,

沒有「我」或「我的」,一切都沒有。

佛陀教導我們,用這方法空掉一切,

不讓任何事物繫縛我們,要去了解這個道理,

了解之後,就是放下![1]P.8



即使你發覺你在想,那也無所謂,

只要你用智慧去想,覺知到它的本然。

如果你以智慧來了解事物,

那麼你就能放下它而不會有痛苦,

這時,心是光明的,快樂而且平靜的,

遠離了一切紛擾,心是專注的。

此時能夠幫助及支持你的,就是呼吸。[1]P.9



讓平靜的心繫於呼吸上,

讓呼吸成為唯一認知的對象,

集中精神直到心越來越細微。

直到感覺已無關緊要,

而心境卻是一片清明和覺醒。[1]P.7





「噢!是那聲音干擾了我。」

假如我們認為是聲音干擾了我們,

我們便會因此而痛苦。

假如我們再深入一點審查,我們將會明白

是我們出去,並干擾了聲音。

[3]IP.57,[4]P.35,([6]P.115)



當耳朵聽到聲音時,審視心。

它有沒有陷入其中,然後造作?它有沒有受到干擾?

你覺知這點,就待在那兒,然後保持覺醒。

有時候,你也許會想逃避聲音,但是,

這並不是解決之道。你必須藉由覺醒來遠離。

[6]P.129



你必須小心照料,來維持正念的覺知,

並且試著去把心拉回來。

看起來好像是你在將心拉回來,

但是,它真的哪裡都沒去,

只是覺知的對象改變罷了。[5]P.141



專注就好像呼吸一般,

如果你決定強迫你的呼吸要深或淺、

快或慢的話,就會變得很難呼吸。

同樣的道理,

任何嘗試要強迫自己平靜下來,

都只是執著和欲望的表現,

反而會阻礙你注意力安定下來。[5]P.201



如果心煩亂的話,提起正念,

然後深深地吸一口氣,

直到再也吸不進去為止,

接下來,將它毫不存留地完全吐出來。

這樣子做兩、三次,

然後再重新將專注力建立起來,

心應該就會平靜。[5]P.139-140



煩惱(雜染)就如同一隻流浪的野貓,

如果牠要多少食物你就給牠多少的話,

牠就會時常來你左右要吃的,

但是,如果你停止餵牠,幾天後,

牠就會停止再來。[5]P.145,[3]IIP.30



正念觀察和照顧心,不論心呈現什麼樣的狀態,

你都必須保持這個覺知,

不要散亂或到處跑。[5]P.140



坐禪時,你可能會有奇怪的經驗或幻影,

如見到光、天使或佛陀。當你看見這些東西時,

你應該先審察你自己,以尋察心正處於什麼狀態。

你應該視它們為非你自己,

因為它們都是無常、苦與無我的。

雖然它們生起了,但不必太在意。

如果它們不離去,就從重新再提起正念,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最少做三次深呼吸,

如此一來,你便能去除它們。

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期望幻像生起或不要生起。

[6]P.109



關閉眼、耳、鼻、舌和身,而只留下心。

所謂的「關閉」的意思是收攝(restrain)這五根,

只留下心以被觀照。[3]IIP.114



擁有「正念」在控制和監督心,

一旦心和「正念」統一時,

一種新的覺知將會現起。

已經增長了平靜的心,被那個平靜所約束,

就如同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雞……,

雞無法在外面到處亂跑,

可是牠仍然可以在籠子裡走動。

牠的來回走動不會造成麻煩,

是因為牠被籠子所約制。

同樣的道理,

當心擁有「念」且平靜而不會造成麻煩時,

所產生的覺醒也是一樣,

感覺在平靜的狀態下升起,

心於是同時經驗感覺和平靜,而不被干擾。

問題都是發生在當「雞」跑出「籠子」的時候。

例如,你可能在觀呼吸的進出,

然後就忘了自我,讓心離開了呼吸到處亂跑

──心離開了它平靜的基礎。[5]P.140,[3]IIP.32



正念就是覺知當下、覺察和覺醒。

清明的領悟(正知)覺知當下正在發生的情況。

當正念和正知一齊運作時,它們的伙伴──智慧,

永遠會幫它們完成任何的工作。[6]P.106



正念是憶持力,正知是自我覺醒。

正當有正念、正知之時,理解將隨之而來;

我們知道什麼正在發生。[7]P.8



「正念」和「正知」必定是同時存在的。

「正念」是憶持力,「正知」則是自我的覺醒。

當下,你清楚地覺知呼吸,這種觀呼吸的練習

協助了「正念」和「正知」一起增長,

它們分工合作。有「正念」和「正知」的時候,

「般若(智慧)」將會在同一個地方生起來協助。

如此一來,它們三者便彼此互相支持。[5]P.142

你或許會開始想一位朋友,

抑或明天你將去哪裡的念頭,

在禪坐中,你應該這樣來解決這些東西,

視它們為「不穩定、不穩定」,

並且持續這種覺知。你必須捨棄所有的念頭

──心裡的對話和疑惑,

在禪坐中別讓這些東西束縛住。

最後,只剩下「正念」、「正知」和「般若」

最純粹的形態在心中。

試著去增長「正念」,

直到能夠在一切時中維持不斷。

如此一來,你就會全然地了解

「正念」、「正知」和「般若」了。[5]P.143



盤腿而坐:右腿放在左腿上面,

右手放在左手上面,

保持背部直挺,然後對自己說:

「現在我要放下一切的負擔和煩擾!」

在這個時後,把一切憂慮都拋開吧![2]P.13

將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在做觀察呼吸的當下,

不要刻意的使呼吸拉長或縮短,

不要使它變強或變弱,只要依正常速度,

自自然然的進出就可以了。[2]P.14

放輕鬆,什麼都不要去想,不須想東想西,

唯一要做的事是將注意力放在吸氣和呼氣上,

注意每一個呼吸的開始、中間和結尾。

吸氣時,氣的開始是在鼻端,

中間在心臟,結尾在腹部。呼氣時,正好相反。

開展對呼吸的覺知:

一在鼻端,二在心臟,三在腹部。

投聚「注意力」在這三點上

將可解決你一切的煩憂。

此時或許會有別的念頭進入心中,

它會想到其它主題而分散了你的心,

但可別理它,只要再次的持好呼吸

當作你專注的對象就行了。

心,也可能會陷入研判和探討情緒當中,

但是繼續去修行吧!

繼續不斷地在每一個呼吸的始、中、末上

保持分明。[2]P.14

最後,心將會無時無刻在這三點上了知呼吸。

當你如此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

心和身就會習慣於這種工作。

疲勞將消失,身體會感到更輕安,

而呼吸也會變得越來越細密,

「正念」和「自覺」將能保護住心,

而且好好地看守它。

我們如此這般的修行,直到心變得平和、寧靜,

直到它成為「一」為止。

所謂「一」是指心全神貫注於呼吸上,

不從呼吸上分開來。當心變得平靜時,

我們就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鼻端的出入息上,

而不必再隨著呼吸上下,到腹部又回來。

這就叫做「靜心」,讓心放輕鬆而且平靜。

這是一個開始,是我們修行的基礎,

不管身在何處,都要試著每天去練習。

這稱作「心理訓練」的,必得在四威儀中練習,

重點是,我們必須知道,

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樂或痛苦?是混亂?是祥和?

以這種方法去認識心,使心變得寧靜。[2]P.16



如果我們繼續擔憂並進而認為:

「我在受苦、我要停止想。」

這種錯誤的見解,只會把事情複雜化。[6]P.46



即令我們努力修行,試著去達到平靜,

許多的念頭和感覺仍然會那樣的移動不定,

因為,心的特性就是如此,

不會有其他方式了。[2]P.60

如果我們能看清楚這一點,

(接受了事物的真實自然)

那麼我們就能從思考和感覺當中離開來了。

當這顆心真正地瞭解,它會放下一切。

念頭和感覺將仍會存在那兒,

但是每一個念頭和感覺

都將發生不了什麼作用了。[2]P.61

心只是心,想和感覺只是想和感覺;

讓事物就只是它們自己吧!

我們何需費事的去執著它們呢?

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去思考和感覺,那麼,

這就是出離和不黏著了。[2]P.62,[3]IP.114



當你靜坐時,期望不要有感官的接觸,不要有思想,

而這種期望就是欲望啊!

你愈是和思想掙扎,他就會變得愈強。

只要把他忘了,繼續修行下去,

當你在隅外塵接觸時,便觀想:無常、苦、無我。

把一切丟入這三法印之中,

把一切都歸入這三個的範疇之中,

然後繼續觀。[6]P.51



平靜早已存在,你卻一無所知,

而不論你去問誰,你都不會清楚。

只要去明白你自己呼吸的進與出,

這樣就夠了!

當你的心變平靜時,心自然會明白。

你將能整夜長坐,直到黎明來臨,

卻不自覺你是在禪坐中。

你會法喜充滿,

那種喜悅是無法形容的![2]P.98



五個基本的禪坐主題:

頭法、體毛、指甲、牙齒、皮膚。

什麼是它們真實的樣子?它們漂亮嗎?

它們乾淨嗎?它們有沒有真正的實體呢?

它們是穩固的嗎?不……,

它們什麼也沒有。[4]P.6



一顆平靜的心,有五個因素:

尋、伺、喜、樂、一境性。[5]P.125



正當修習三摩地時,

我們專注我們的注意力在鼻端或上唇的入、出息上。

這樣「舉起」心去專注,稱作尋或「舉」。

當我們這樣「舉」了心,專注在一個對象上時,

就稱作「伺」──對鼻端呼吸的專思。

我們用「伺」去思惟生起的各種感覺。

當「伺」變得越來越散亂時,

我們又再次地以「尋」「舉起」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的修行在這一點上必須以不執著去完成。

見到「伺」的進行與心裡感覺相互作用,

我們可能會認為這心被困惑了,

於是對這進行變得嫌惡起來。

我們不快樂全是因為我們希望這心去靜止。

現在,如果我們不執著,

如果我們以「放下」來修行……

在活動中不執著且在不執著中活動……

那麼,「伺」將自然而然地變得比較不會分心。

起先,「伺」到處都去;

當我們瞭解這單純地就是心的自然活動時,

它便不會打擾我們──除非我們執著它。

我們會放下,就好似任由水流過去一般;

「伺」變得越來越精細。

當思惟的主題就在那兒時,

將會生起一種愉悅的感覺。

他可能顯現成雞皮疙瘩、清涼或輕快,

心是狂喜的;這就稱作「喜」。

也有愉悅──樂,各種感覺的前來和消逝,

以及一境性所緣的境界,或是一境性。

當心變得越來越精細時,尋和伺變得較為粗糙,

於是他們被放棄了,只剩下喜、樂和一境性。

當這心變得精純時,喜終於離開了,

只剩下樂和一境性。

心漸次地拋卻了對它來說會是太粗的什麼,

直到只留下一境性和捨(平靜)。

再也沒有別的什麼了,這是極限![7]P.95



假使我們的心停止了被攪動,

「伺」就會傾向於思惟佛法,

因為如果我們沒有思惟佛法,

心就會轉回散亂。[7]P.94



有關行禪,是在兩棵樹之間,

取大約七或八個臂長的直線路徑。

收攝自己,下定決心──現在,

首先從右腳開始,以正常的步伐來走。

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雙腳上。

如果覺得紛擾不安,便停下來,

等到平靜後再繼續走。

須清楚路徑的起點、中點、終點,

也知道什麼時後該往回走,

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哪裡!

來回行走,如果累了,就停下來,

將注意力轉向內心,平靜地覺察你的呼吸,

使心得到休息。[2]P.94-95



你修習過「行禪」嗎?感覺如何?

「妄想紛飛」!

那麼就停下腳步,直到心回來為止。

如果你的心真的散亂得很,那麼便停止呼吸,

直到你承受不了時,你的心就回來了。[2]P.102



(四)觀



有了寧靜的心,便可以去觀察這禪定的對象

──身體,我們將會看到整個身體是由

四種「元素」所組成的,那是地、水、火、風。

無論是分解成地、水、火、風,

或是組成「人類」,

一切都是無常、苦、空、無我。

我們的身體是不穩定的,不斷地在改變和變化中,

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經常地在改變之中,

它不是「我」或是實體,它不是真的「我們」,

心,是不穩定的。

如果我們沒有智慧,相信了我們的這顆心,

它將會不斷地欺騙我們,

而我們便會在苦樂之間不時的打轉了。

一旦「心」看清楚了這點,

它會去除對自我的執著,

「我」是漂亮的、「我」是善的、

「我」是惡的、「我」在痛苦、

「我」擁有、「我」這個或「我」那個,

當你沉思默想,而了解到無常、苦、無我時,

你將不再去執著有一個「自我」。

認識到這點的「心」,

將會生起nibbida──厭離和倦怠,

它將會把一切事物看成無常、苦和無我。

而後,心會「停止」,心成了「法」!

貪、瞋、癡將一點一點的逐漸減少和降低,

最後剩下「心」──純淨的心。

這就叫做「修習禪定」。[2]P.18



當心寧靜而專注時,

從這專注的目標──呼吸上放鬆,

開始去檢視這由五蘊組成的身和心,

你會很清楚地看到,它們(五蘊)都是無常的。

無常的性質使它們不能滿足我們,

不合我們的心意,而且它們自己來、去

──那裡,無「我」在行事;

在那兒被發現僅僅是根據「因果」自然的運轉。

世間的所有事物都有這些特性

──無常變遷(無常)、不能滿足(苦)、

沒有一個不變的自我或靈魂(無我)。

以這種觀點來觀察整個存在的生命,

對諸蘊的執著和黏附將會逐漸的減少,

這是因為我們看到了這世界的實相。

我們稱這為「智慧」的升起。[2]P.87



我們必須反觀快樂,以至看見它的不確定和極限。

一旦事物有了遷變,苦便升起。

這個苦也是不確定的,

別認為它是固定的或確實的。

這種反觀叫做「患難觀」

──反觀因緣和合世間的不完滿和有限度。

反觀快樂,而不是去接受它的表面價值,

視它如不穩定的,不應該去緊緊地握持它們,

而應該握了它就放下,瞭解快樂的利益和傷害。

要善巧地禪坐,

你必須看見在快樂中的不圓滿之天性。[5]P.149



你必須把持住心,

反覆地思惟(觀)這個苦和不愉快

只是一個不穩定的東西;

終究它是無常、苦、無我的。[5]P.189



不論心在哪方面有多污穢都沒關係,

不論什麼升起,

你都應當思惟(觀)它的無常性與不穩定性。

因為你這樣地看待它們,所以,

它們會逐漸失去其重要性,然後,

你對心中那個污穢的執著

就會持續地減少。[5]P.188



觀照心,觀照經驗的生、滅過程。

剛開始的動態是遷流不息的──一個剛滅,

另一個就馬上生起。我們似乎看到生比滅還多。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會更清楚地看見,

並明瞭它們是如何迅速地生起,一直到有一天,

我們達到它們生、滅後更不在生起的境地為止。

[6]P.106



三摩地是用來作為毘婆奢那、思惟的基礎,

而且也不需要非常深的三摩地。

只須審視生起的和繼續觀照因、果。如此一來,

我們利用專注的心來

思惟(觀)色、聲、香、味、觸和法。[6]P.192



(五)境界與體驗



如果心退出這個層次(「近行定」),

我們便會透過覺知法塵和心理狀態

而獲得一種領悟,因為在那

深一層的階段(心專注於一個對象的階段)

是沒有認知和瞭解的。[5]P.195

心會在這個狀態一段時間,然後,

它們再次迴轉進入平靜的更深層次,

如果達到了這樣的定境,我們應該只去覺知實況,

並且持續保持觀照,直到心再次退出來。

一旦心退出來之後,

種種不同的問題就會在心中升起。這就是我們

能夠擁有對種種不同事物的覺醒和瞭解的地方,

這裡就是我們應該觀照和審視

種種影響心的偏見與問題的地方,

以致能夠瞭解和徹見它們。

一旦這些問題結束之後,心就會逐漸向內轉,

朝向更深層的定。心會安住在那而成熟,

直到必須再出來的時候。[5]P.196

這一切都只是「行(行蘊)」,不會成為般若。

智慧增長的方式是,當我們傾聽和了知心的時候,

反觀它的無常性和不穩定性。其無常性的覺悟

將會促成我們在那點上放下事物的「因」。

如此一來,智慧就在那裡升起。

在那兒,我們將獲得智慧和領悟。[5]P.197



我並不是沒有聽到從村落傳來的歌聲,

可是,我能夠使我不去聽。

心專於一境時,

當我將它轉向聲音,我聽得到;

當我沒轉向聲音時,便安靜無聲。

我可以看到我的心和它的對象是分開的,

就如同這裡的這個缽和水壺一樣,

心和聲音完全沒有牽連。

我看到是什麼將主題和對象牽繫再一起的,

而,一旦牽連破滅時,

真實的平靜便會顯露了。[5]P.202

當我躺下來時,當我的頭碰到枕頭時,

心中產生一種向內的回轉,

我不知道它在哪裡轉,它往內在轉,

就好像一道被打開的電流,

而我的身體便很大聲地爆開來了。

那個覺知細微至極,通過那一點,

心便進入更深一層,裡面什麼也沒有,

空無一物;沒有什麼進去,

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到達。

覺醒在裡面停留了一會兒,稍後才出來。

不是我使它出來的,我只是個旁觀者,

一個覺知的人。[5]P.203

當我從這種狀態裡出來時,

我回復到我平常的心理狀態,

然後問題便生起了:「那是什麼?」

答案說:「這些都只是如此,不需去懷疑它們。」

只說了這些,我的心便能接受了。

停了一會兒之後,心再次往內轉。

我沒去轉它,是它自己轉的。當它進到裡面時,

就如以往般地達到期限度。

這第二次,我的身體破碎成細片,

然後心更進一層進去──寧靜、毫不可及。

當它進入時,任它一直停留,它出來,

我又回復平常。

在這段時間裡,心自己在行動,

我並沒有用任何特殊的方法讓它來去,

而只是覺知和觀照。我並沒有懷疑,

只是持續坐禪和思惟(觀)。

第三次心進去時,整個世界分裂開來

──土地、小草、樹木、山岳、人類,

都只是空的,什麼也沒剩。

當心進到裡面時,隨它停留,

任它所能地一直停留,然後退出來,回復到原狀。

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停留的,

這類的事是很難看到和談論的。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當我從這種經驗出來時,

整個世界都改變了,

所有的知識和領悟都轉變了。[5]P.204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