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关于修持

認識密宗

  佛法裡面的密宗,密不是神祕,不是祕密,是「深密」。佛法沒有神祕,也沒有祕密,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事上的境界也太深了,不是初學人能夠理解的,不是初學人能夠學習的。

  現在的人一點根基都沒有,一接觸佛法就要學密宗的大法。就像上學念書,幼稚園都沒有念過,就要去念博士班,怎麼會有成就?

  我學佛第一位遇到的是章嘉大師,他是密宗大德,所以我對於密宗的常識知道得很多。密宗的修學是有階梯的,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從五戒十善學起。修到什麼時候才能接受密法?嚴格的講是八地菩薩,八地是不動地,到這個地位,他主修的課程就是密法。如果不是主修,而是學一點,要到圓教初住以上才行;換言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有資格學一點點。

  那密法要不要學?要學,不學不能成佛,但它是最後一個階段,它是佛法裡最高級的佛法。我們要懂得自己現在是什麼身分?幼稚園的小學生。所以,這些事情不能不懂,懂了之後,你不會毀謗,你不會感覺得很驚訝。只要以平常心看待,知道自己什麼程度、什麼身分、應該如何學習,這就對了。

  (節錄自21-112-07)

拜佛

  拜佛是佛家修學很重要的一個科目,其真正意義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習氣。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禮佛最卑下的足,稱作「接足禮」。此修學的目標,在斷除我們驕慢(驕傲、怠慢)的習氣。我們對佛會行接足禮,對一般人不會,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課,學了要運用在生活當中。換言之,我們從早到晚見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對佛一樣謙虛、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眾生,乃至尊重一切惡業眾生,不分貧富貴賤,一律平等對待,這才能成就平等心。

  然而在事上要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亦即形式上有差別,心裡沒有差別,這是菩薩。「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覺」,你不能破壞了世間法。從世法來說,禮節有差等。譬如總統、普通信徒到我們這裡來訪問,我們各要用什麼禮節來對待,這就有差等。這個差等是無差等裡面建立的差等,所以差等就是無差等。因此,學佛要懂得出世法,也要懂得世間法;要懂得無分別,也要懂得差別等次。理上、心上決定沒有差別,在形式上有差別,你就做得圓圓滿滿,應付得面面周到。心上有差等,理上有差等,就錯誤了,你是凡夫,不是聖人。如果事上也沒有差等,你也錯了,你不慈悲,你破壞社會秩序,令人民無所適從。因此,理事如何圓融,要有智慧。

  (節錄自21-112-03【存好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禪定

  「禪定」,就是胸有主宰,不會被外境動搖。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說:「外不著相謂之禪;內不動心謂之定」。《金剛經》中世尊教導須菩提尊者,教化眾生要守住一個原則,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祖所講的禪定,就是《金剛經》的這兩句話。什麼是「外不著相」?六根對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絕對不會被境界所轉,絕對不會被境界所影響,這是「禪」。六根對外面境界,心地清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於是我們就懂得,「禪定」在哪裡修?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學習。果然學成了,境界現前能夠不受影響、誘惑,能如如不動,你的生死就了了,六道輪迴就超越了。如果還會被境界誘惑,你出不了六道輪迴。

  (節錄自21-12-09【行好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

施大悲水

  如何施大悲水?「施」是布施,就是你念大悲水布施給一切苦難眾生。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幫助人治病,另外一種是布施給小動物,像螞蟻、爬蟲類。求大悲水時,念大悲咒一定要有大悲心,如果沒有大悲心,大悲水就不靈。心地愈是真誠慈悲,大悲水就愈有感應。

  (節錄自問答21-90-21)

靜坐

  對世間一些忙碌的人,心靜不下來的人,我們勸導他,一天有五分鐘、十分鐘的清淨心也好,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這五分鐘、十分鐘採取靜坐的方式,將整個身體放輕鬆,心裡「一念不生,萬緣放下」,沒有一個念頭,對於健康長壽很有幫助。真正修行功夫到家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時身心都是放輕鬆、沒有雜念,那是功夫成熟。他不但不老不病,也不死,這是實話。

  (節錄自「淨宗學院培訓目標」21-112-08)

拜佛的方法

  「精進」是度懈怠、懶散的,懶散是大毛病,不是小病。治這個病要真心去懺悔,而懺悔的方法,許多古大德是用拜佛的方法。我初學也是用此方法,這是懺雲法師教給我的,每天拜八百拜,天天拜,連續拜五個半月,拜了十幾萬拜。這是治病,把自己的精神振奮起來,身體也強健了,所以拜佛是最好的運動。初學人一天最好能拜三百拜,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一百拜的時間不會超過八十分鐘,並不耽誤時間,而運動量也足夠了。

  (節錄自《華嚴經》12-17-0615【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

懺悔

  懺悔就是改過,儒家講「不二過」。因此,真正會用功、會修行的人,他用什麼功夫?天天反省、思惟、檢點自己的過失。這一天從早到晚,起心動念,對人對事對物,與佛的經教比照一下。我們受持《無量壽經》,就與《無量壽經》所講的比照一下,有幾件與佛講的相應,有幾件與佛所講的不相應。你能這樣檢點,就是覺悟了,佛法講開悟,你開解了、明白了。已經做到的要保持,明天還要繼續;沒有做到的,明天應當努力去做到。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06【眾生業業為重障,佛示妙理令開解,譬以明燈照世間,此法嚴仗能觀見。】)

「心地」是修道的依據

  佛法的建立,一定要有土地及建築等硬體設施,修道才有場所。而軟體中最重要的是心地法門,「心地」是修道的依據。是故,聽講《地藏經》,是我們修學大乘的基礎。如果不懂心地法門,不知從心地起修,最後絕對一無所成。換言之,無論我們如何用功,發憤精進,依舊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修的無非是有漏福報而已。

  中國大乘佛法是以四大菩薩為代表。第一位地藏菩薩表孝敬;觀世音菩薩表大慈大悲;文殊菩薩表智慧;普賢菩薩表實踐。

  今日佛法何以如此衰微,我們修學佛法不能像古大德那樣有顯著成就,原因就是大眾沒有孝與敬,沒有根。李炳南老居士常講,若以這種心態學佛,既不是在修學佛法,也不是在弘揚佛法,而是在消遣、玩弄佛法,只是修一點有漏福報而已。而且福報決定不是在人間享,是到畜生道、餓鬼道去享。《觀無量壽佛經》教我們修「淨業三福」,此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到了這一福才能得人身。如果做不到,連作人的資格都沒有,所修之福當然是到惡道去享。我們何以做不到?其實是對事理了解得不夠透徹。真正透徹了解,必能懺除業障,改過自新。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

撥雲見日

  我們無始劫以來起心動念、妄想、執著,將自性的光明德用完全障礙了,因而自性的德用不能現前!只要除去障礙,性德自然顯現,所謂「撥雲見日」,撥開雲霧,陽光普照。雲霧比喻障礙,是假的;陽光比喻性德,是真的。真性不需求,只要離妄,真自然現前。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

修觀

  佛法修行的綱領、原則,著重在修觀。天台家講三止三觀,淨宗念佛法門也沒有離開修觀的原則。觀是觀念,將過去種種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即是修觀。宗門常講,修學有三個層次。

  一、「觀照」,常常提起覺悟的觀念,這是觀照。觀照功夫得力,在淨宗就是功夫成片,決定得生淨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警覺性很高,念頭一起,立刻轉成阿彌陀佛,在宗門這就是觀照的功夫。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沒有關係,要警覺得快,佛號立刻提起來,把念頭換過來,即是觀照的功夫。

  二、「照住」,觀照功夫深了,妄想、念頭不起,能控制得住,即是照住。照住即是事一心不亂。照住是得定,禪定現前。

  三、「照見」,此是最上乘的功夫,由定開慧,就照見了,在淨宗是理一心不亂。《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見到宇宙之間一切法的真相是「無所有,不可得」。《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華嚴經》說「剎那際」,剎那際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生滅同時。《楞嚴經》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就是剎那際。無所有,不可得,方是事實真相。以為有所有、有所得,乃是妄想。十法界眾生,沒有離開妄想。可見妄想這一關很難突破,突破妄想就脫離十法界而入一真法界。是故,功德、福德要同時修。福德著重是在事相上修,功德著重是在心地上修。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

每天拜一千八百拜的末期肺癌同修

  你要不真幹,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很多,真正有成就的兩種人,這兩種人都是真幹,都不是假的。一種是按部就班學出來的,明瞭,真的是一門深入,他明白了,真幹;另外一種是災難現前,雖然不明瞭,他過去生中善根深厚,我們現在講底蘊很深,不是這一生修的,前生修的,所以他有真誠的信心。像我們最近遇到一個同修,也是得了末期的肺癌,醫生宣布他的壽命頂多只有一個月。他宿世有善根,所以他也不找醫生,也不吃藥,念佛求往生。他每天拜佛,每天拜一千八百拜。前兩天拜得很痛苦,他告訴我,第一天只拜了一百多拜,忍痛也要拜,拜到四、五天才正常,能夠一天拜到一千八百拜。拜到一個星期之後,別人知道,他自己不知道,他身上的汗流出來是黑色的,而且很臭,他自己聞不到,別人聞到,那都是他的病毒排出來了。拜到兩個星期十五天,他感覺到很輕鬆,身上衣服換下來很髒,裡面的病毒全排出來了,人好了,現在很正常。遇到我的時候,胡居士說「你是再來人」,那是真的。這是什麼?這就是過去生中的善根,他有堅定的信心,他並沒有求病好,他只求往生,沒想到他的病毒全部排出來。這是最初方便。

  (節錄自 《華嚴經》12-17-1875)

 

究竟的大願

  願只有一個願,就是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除這一念之外,根本就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叫願,這叫大願。這一願就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統統具足了,不要一願一願去發,這一願就具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具足十方如來因地當中所發的所有的大願,為什麼?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世尊為我們介紹淨土,六方佛讚嘆,那個六方是十方,翻譯的是簡略,原本是十方。你看玄奘大師的譯本就十方,它還有東南方、西南方、東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已經有了。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無量法門裡面,最有效果的、成就最快速的、最穩當的,就是勸勉大眾發願求生淨土。所以這一願是十方一切諸佛共同的大願,而且是個圓滿的大願,究竟的大願。

  我們有沒有發?發了。為什麼去不了?當中夾雜,夾雜的力量太大了,把你的願毀掉。夾雜什麼?夾雜著七情五欲,夾雜著分別執著,這是什麼?沒放下!我又想到極樂世界去,又舍不得這裡的家親眷屬,對我好的人我要報答他,對我不好的人我要報仇,我要找他麻煩。恩怨總是不斷,財色名食睡難分難舍,這怎麼能去得了?問題發生在此地。如果真的是求往生,這個人對我好,我報答,等我到極樂世界成佛,回來我再報答他,連父母之恩亦復如是。因為你生到極樂世界,你才真正能度得了你的父母,那是真孝!你不到極樂世界去,你父母造了惡業依舊墮三惡道,你怎麼辦?無能為力!由此可知,真正是個聰明人,有智慧的人,看到家親眷屬作惡業,就像婆羅門女、光目女一樣,《地藏經》上看到的,知道自己父母一定會墮地獄,那你怎麼樣?趕快求生淨土,萬緣放下。

  這個世間人對我好,很好;對我不好,也很好,統統不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清淨,你的心才真誠,跟西方極樂世界它有感應,念念都有感應。如果你的心不清淨、不真誠,那個願不起感應的作用,信願行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能成就。中峰禪師在《三時系念》講得很清楚,三個條件一個不能缺,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自性所現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自己心現識變的。你看這關系多麼密切,哪有去不了的事情!這不是外來的,自性現、自性變,他怎麼會不能往生!在這個世間,無論遇到人、事、物,要知道是逢場作戲,可不能認真,認真不但不能往生,認真就叫造業。業怎麼樣?業你還得受報,不善的業那個報很苦,輕報我們講是病苦,重報是惡道。跟眾生,都是迷惑顛倒的眾生結下的這些冤業,這個冤業裡頭有善有惡,善的,恩愛的纏綿,也是麻煩事情;不善的業冤冤相報,兩樣都是苦不堪言。

  要覺悟,恩怨兩邊都要舍,這一生才能穩穩當當的取淨土。如果怨我舍掉了,恩我要報,你去不了極樂世界,你的果報在三善道,你來生好報恩。但是,你來生能不能保証再能遇到佛法?遇不到佛法,一生做好人,好人也會造惡業,福報享盡了,你生生世世惡的業現前,還是要墮三途,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我們要清楚、要明了。在習性裡面,這要搞清楚,本性裡面沒有善惡,習性裡頭有!佛告訴我們惡多善少。你看《百法明門論》裡面,善心所只有十一個,煩惱心所、不善的心所二十六個,不成比例。所以人學好很難,為什麼?他善心所只有十一個。學壞很容易,他不善的心所二十六個,你說這個力量多大。又何況我們現在的社會,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不善的多,善的太少了。

  舉一個例子最明顯的,現在的人沒有不看電視,你看電視裡面的節目,有幾個是善的,有幾個是不善的,你不就清楚了嗎?幾個節目是給你講倫理道德的,幾個節目是給你講暴力、色情、殺盜淫妄,你不就明白了嗎?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亂?為什麼災難這麼多?不必說,這種因緣你就明白了。現在人還在迷惑、還在顛倒,如果這些科學報告是真的,包括聯合國的,包括美國太空總署報導是真的的話,十年之後人活在這個世間就不安穩了,為什麼?末日的現象明顯的現前。這個地球上的冰,地球的溫度在上升,這個上升是加速度的癒來癒快,太空總署的預測是十年,也許不到十年。有人說是二0一二年,那二0一二年只有五年,這個世界上沒有冰了,南北極的冰溶化,高山的冰也沒有了,這會給地球帶來很嚴重的災害。

  高山的冰溶化的時候,這些大江、大河的水源斷掉了,像長江、黃河在中國,將來枯乾了,沒有水了。現在靠這個河流灌溉的、生活的有多少人!那個時候沒水怎麼辦?南北極的冰溶化了,海水上升,科學家現在給我們很明確的數字,海水會上升六點五米,沿海的城市統統淹沒了。世界上人口是癒來癒多,居住的面積癒來癒少,這個災難就在眼前。太空總署在呼吁,趕緊要大家警覺要救地球,怎麼救法?他提出來的這個四條,第一個是素食,希望全世界的人不要再殺生,改素食,不要再飼養這些畜生。這個跟佛法講的是一樣的,佛法講所有一切災難,根本的原因就是殺業太重。第二個叫我們改乘自行車,腳踏車,換句話說,恢復到過去沒有這些科學工具的社會,人會在這個地球上繼續延續下去;叫我們要節約能源;叫我們盡量減少消費。這在日常當中,提了四個非常具體的方法,可以救地球!佛門裡面講得就更透徹、更清楚,中國的佛教一千多年來提倡素食。

  我們修行的信願行這三個字,真的是天天都要去思考,都要去檢點做到多少。我們要抓住最高的綱領,總的原則就是「看破、放下」。我這一生感激老師,第一天就把這個方法傳授給我。看破是明了,這要靠經典,五十七年來天天讀經,沒有一天空過,對於宇宙、人生、世法、佛法明白了一點,放下什麼?放下的是分別執著。日常生活當中,事業方面,我們有了選擇的標準,利益眾生的,與法性相應的,與倫理道德相應的,這些事業應當做,為什麼應當做?這是救苦救難,這是普度眾生。是菩薩大願裡面主要的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全心全力把這樁事情做好。與這個相違背的,屬於個人的、自私自利的徹底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個人的名聞利養,個人的恩怨,如果這個東西放在心上,這是個人致病的第一個因素。很多學佛的同修、出家的大德,走的時候都得癌症走的很多!這病症從哪來?就是這些東西放不下給帶來的。所以要知道,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是非人我,這個對自己健康有很大的傷害,你能把這個放下,你把致病的緣斷掉了。因是什麼?因是貪痴,貪痴放下,你得病的因沒有了。你把自私自利、是非人我這個東西放下,恩怨放下,緣也斷掉了,你身體怎麼會不健康!所以自己常常想想,我還有沒有這個東西?有,還很多,那個麻煩就大了。佛講得清楚,佛對得起我們,我們聽沒聽懂,或者是偶爾聽懂了,但是經典放下之後又迷惑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為什麼?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我們的惡習氣重,善的氣分很薄。所以我們接受聖賢教誨,這是接受善的氣分來薰習,時間很短,力量很薄弱,放下經本之後外面惡的習氣就又來了,那個惡的習氣根深蒂固,它當然起作用。那要怎麼辦?要在經典上加強薰習。

  我常常給同學說,我是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真是佛菩薩保佑,給我這麼長的壽命,也就是給我這麼長的時間薰習。在這個世間修行,好!經上講得清楚,娑婆世界就指我們這個地方,修行一天修得好,能夠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你明白這個道理,娑婆世界也有它殊勝之處,快!這個地方怎麼樣?成就快,淘汰也快;極樂世界成就很慢,沒有淘汰的,沒有墮落的,這是它那邊殊勝之處。這邊是大起大落,大起大落一定是大落的多、大起的少。大起怎麼樣?大起是不斷天天薰習,天天薰習,天天認真修行,具足信願行,行是可以提升,真的是大幅度提升,比極樂世界快。明白這些道理之後,跟《華嚴經》上所講的一樣,極樂世界要不要去?要去,決定要去。是不是很著急要去?不一定,不用那麼樣急,急不得。世間法老人常講「欲速則不達」,你很著急,因為你是情緒,那是煩惱,很急的時候煩惱起現行,怎麼能往生?往生的人帶業是帶業,現行的煩惱不能帶。所以煩惱起現行就障礙往生,急不得。隨緣,隨緣心是清淨的;急躁,心不清淨,這道理都要懂。
 

  摘自淨空老法師講解《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25卷)【一一世界中。發心求佛道。依於如是願。修習菩提行。佛以種種身。遊行遍世間。法界無所礙。無能測量者。慧光恆普照。世暗悉除滅。一切無等倫。雲何可測知。】

摘自:净空法师专集

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尊胜至尊大宝法王




出处:大宝法王官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