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星期六

宁静 慈悲 感恩

学诚法师
法门之光的七日,是我们闲暇的七日,是我们思考的七日,也是我们聆听智者教言的七日,在这七日里我们可以暂时放下那红尘中追逐的一切,给我们的心灵放假,体会一下这难得的清幽与宁静,体会其间的慈悲与感恩。

宁静

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前进,在带给我们无比充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将我们内心变得贫瘠无比;知识的爆炸,信息的充盈,让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是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却感觉一无所获,内心空虚无比;街市上的车水马龙,都市里的灯红酒绿、热闹喧嚣,让我们繁忙不比、兴奋不已,但是我们的内心深处却长满了野草,无暇整理。我们这个社会不缺乏物质,不缺乏知识,也不缺乏兴奋;但我们缺乏精神,缺乏智慧,缺乏思考,缺乏那闲暇之刻的宁静以休息我们那颗早已疲惫不堪的心……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过香积寺》



之一:我居然可以安于宁静的生活

每天,在寺院里的晨钟暮鼓中起息,吃着法师们每天吃的粗茶淡饭;诵着法师们经常读诵的佛经、佛咒;像法师们一样每天静思、坐禅;严格按照出家人的清规戒律生活。看着寺院里的古树参天,绿草如茵,古朴建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觉得已经在这里待了很久,真是“山中只一日,世间已前年”。

每天看着法师们的缁衣布履、慈眉善目,那种从容安详的神情,让人有一种风轻云淡,超然物外的联想。仅仅数日的生活就让我忘记了世间的烦恼,忘记了令人烦恼的琐碎小事,这些纷扰复杂之事居然能被我轻松地抛置脑后,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以前我天天念叨、耿耿于怀的事情居然不再想起,很让人惊奇。

远离了红尘俗世,远离了电脑网络,每天早睡早起,每日粗茶淡饭,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简单,这样的惬意!在不绝于耳的诵经声和谈佛论道的智慧之声中,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我居然甘之如饴,这对于以前习惯于热闹,繁忙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我居然可以远离美味佳肴、功名利禄、花花世界,安于这种简单而朴实的生活;不再忙碌,不再俗务缠身、不再夜不能寐,不再日日担心。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或许这就是宁静的力量,把心放开,你会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原本简单,我们的心原本朴实。我很庆幸在法门寺我又找回了迷失已久的自我……



之二:自足的快乐

在未来法门寺之前,面对炎炎夏日,我经常性的烦躁不安,为此我在暑假期间突然性的停止了所有的功课,停止了往日的繁忙;可是突然的闲暇却令我深感空虚,习惯了忙碌生活的我,不知道到闲暇为何味;身处喧嚣世间的我,不知宁静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的人生目标在哪里?我到底将来要在我所学的专业中将自己造就成什么样的人?我很迷茫,我不知所措。

但当我刚一踏进法门寺这一佛教圣地的时候,我好似真正进入了佛陀的清凉之中,心定了下来,似乎没有那么烦躁了,开始能有心情,有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

每每早饭后的散步,都会在大雄宝殿前看到一位老法师看似忙碌却安稳宁静的身影,他每日扫殿,供灯,身手轻健;可是当游人如织的时候,他却静坐如钟,判若两人。一日我走进大殿,在礼佛之后,走近法师……

“法师您每天一个人的生活,会不会感觉寂寞呢?”

“每天有佛陪伴着我,有佛常驻在心中,怎么会寂寞呢?”

“每天这样的生活,会不会感觉单调与无聊呢?”

“在你们看来,可能会觉得没有意思。可是我每天诵经、念佛,打坐参禅,所体会的是一种自足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内心,所以再多的游人也打扰不到我,在单一的事情也不会感到无聊和乏味!”

自足的快乐,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心中的迷茫和烦躁也不知哪里去了。



之三: 法门寺早行

清晨行古寺,疏雨浥尘氛;

青灯明林色,石塔如青冥。

远钟湿云外,凉风动铜铃;

森罗万象具,禅心自空明。



慈悲与感恩

在当今这个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里,市场的大潮似乎淹没了社会的一切。商品经济如同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掩盖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它主导着一切,甚至人的灵魂。人与人的交往都变成了利益的交涉和可以换算成金钱的买卖。别人为我和我为别人的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无偿的而都变成了似乎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都是有目的并抱着功利心的。

于是人与人之间便不再心存感恩,因为没有恩情所言。父母养育儿女的恩德被视为必须尽的义务,被儿女认为天经地义却不怀感恩;师长辛苦的教学与付出被认为是为了获取工资和名誉,而不再尊师重道,礼敬有加;同事,同学、朋友对你的关心不是被我们是做真心的关怀和帮助,而认为是另有他图。陌生人的帮助和关怀我们更会退避三舍,避之不及,唯恐吃亏上当,被欺被骗。当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也会犹豫再三,最后毅然走开。而当有人做慈善、行义举,则被视为另有所图或邀名逐利,作秀表演。我们的社会中的人和人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与关怀,更奢谈慈悲与感恩。

可是我们这次在“法门之光”夏令营的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一切都与社会上的种种情景大相径庭。在这里人与人之间都互不设防,心与心都是打开的;大家互相帮助,其乐融融,犹如一家。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中将人心中最纯真最善良的一面展示了出来。在这里大家感受到了温暖与人性,学会了慈悲与感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之一:以慈悲的心包容别人

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与我在社会中的感受不同,这里大德法师,各位义工菩萨他们都有着亲切平和的神情。他们对我们这些学员的关爱,为我们付出的劳动和心血,让我感受到人心向善的本质,这就是佛家所倡导的慈悲之心。听法师们讲佛陀在因地修行作菩萨时,曾经无数次的舍身饲虎,也无数次的割肉喂鹰。佛陀对动物都是如此,对于作为自己同胞的人类更是慈悲至极,无以复加。而法师们则是在力行佛陀的教言,给我们展示出无比慈悲的胸怀。

法师们教导我们要心怀感恩,我们的生命离不开他人的付出和帮助,我们的成果也是无数人的心血与劳动的结晶。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许多许多。其中有我们认识的亲人,朋友,尊长,更有我们不曾认识的无名大众。这些人我们都应该感恩,感恩他们的辛苦付出,感恩他们成就我们生活的一切。

佛陀的教导使我认识到现实中的人不是完美的,我们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在生活中保持轻松,诚恳,谦虚和感恩的心态,学着用慈悲心去包容别人、感化别人,而不是去批评别人,或是妄图教化别人、改变别人;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用委婉和耐心的话去开导别人,帮助别人成长。这样在别人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和进步。



之二 福慧营教我学会了感恩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很沉默,很冷漠,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很自我的人。总感觉有些东西是假的,是装出来作秀的,或是为了一定的功利的目的而逼迫自己做的。可是这次参加法门之光福慧营的短短几日,我的这些观念全部颠覆了,我发现了藏在人心灵深处那最底色的真情,善良和美德。法师们、义工们那种任劳任怨,不计付出,牺牲自己成就他们的所作所为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明白了什么叫慈悲,奉献和感恩。

每天早上3点当我们还在梦乡的时候,餐饮部的义工就已经起床忙碌了,他们只有几十人的队伍却要做几百人的饭食。在几个小时之内,从择菜,洗菜,切菜到炒菜,做各种主食,再到为每个人不厌其烦的摆碗,加饭,最后再逐一清洗碗筷。我没有看到他们任何一个人有任何的怨言,有任何的偷懒。时常有心急的学员因吃饭晚了而抱怨,他们都是一个劲的说着“对不起”而没有任何抱怨,况且这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责任,并不时的问,饭够了没有?

还有场地组的义工们,每天晚上大家都回去休息的时候,他们忙碌在法堂,将凳子都换成蒲团,以备第二天早上的静坐之用。而在大家静坐完毕去吃早饭的时候,他们又将蒲团换成椅子,以方便学员们上午和下午听讲座之用。因为人数众多所以他们的工作十分繁重,所以有人建议取消早上的静坐改为其他活动,但是他们听说后,立即说:“静坐修定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功,是堪破烦恼,开发智慧的最有效的途径。怎么可以因为我们的一点辛苦就耽误了众多人的法身慧命呢?"

每天讲座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每当学员们听到精彩处而开怀大笑之时,我们是否想到还有很多人因为为我们服务而不能来听讲座,一起分享这难得的精彩和快乐。那就是安保组的义工们,他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轮班执勤,或守护在宿舍门口,或坐在骄阳之下,或在夜深人静的夜里还在寺中执勤,爲了各位营员的安全和健康,他们放弃自我成就了大众。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夜里遇到从龙泉寺过来专门作法会报道的师兄师姐们。那时已经是夜里一点多,因为自己白天学的很兴奋,就跑出来与同学交流。这时正看到他们几位从电教室的方向走来,并劝我早回去休息,自己能好好休息也不会影响别人。我就问他们怎么这么晚也不睡觉,当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才知道他们是为了赶稿子一直忙碌在电教室,而且都是在龙泉寺做长期的没有任何薪水的义工,我瞬间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原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们的夏令营的精彩内容能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参与、受益,这都少不了他们的功劳。虽然他们都这样辛苦的工作,但第二天他们又早早地意气风发地出现在活动现场,认真地听着,认真地记着,唯恐漏过哪位大德任何一句有意义的话语。

然而最令我感动也是给我震惊最大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在辛苦付出,任劳任怨,关心他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或者说干的不愉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满足的笑容。而且都不把自己所做的当成自己的功劳,而是都在感恩三宝,感恩寺院。他们说三宝和寺院给他们培福的机会,给他们利益他人的机会,给他们亲近三宝的机会。所以每个人都做的特别高兴。

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快乐、纯真、善良。信仰佛教的人之所以快乐,就在于他们心怀慈悲,心存感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