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佛法在世间

佛教自在东汉传入中原,历来虽有许多高僧大德弘扬佛陀教育不遗余力,但是迄今基本上仍只局限于某一层面,尚未能普及社会各阶层。假如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对这个时代的评语,我想说:缺乏宗教教育。

续佛慧命,付诸行动

在迈入21世纪的今日,虽然大家目睹社会上的种种乱象,且明白“乱”之原因在于人心,而人心之净化需靠宗教的感化;但是我们还是认为,以目前社会的情形来看,这仍是一个宗教教育不够落实的年代。在人心趋向功利的当今,如果大家未能觉悟体会佛法的重要,更遑论共同缔造人间净土。

古德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若欲续佛慧命,惟有将理论的空谈转化为生活的验证,才不负佛陀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间。

在我个人的认知中,佛法的教育非常适合这个时代(尤其是任何时代的年轻人),因为佛法告诉我们如何真正面对自己,认识自己,为自己的人生或未来做比较圆满、圆融的规划。

无论是忍辱、感恩或惜福......的修行观念,都是提升我们个人的品质,升华自己人格的方法。小自关心自己的家人、身边的亲朋戚友,进而关怀周遭乃至整个大环境,都是慈悲的表现;若有宗教的涵养,会把自己的力量扩散到最大,潜能激发到极点。

宗教教化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若能以佛法来庄严身心,将佛法的智慧转变成社会(或年轻人)的文化,乃至人类的幸福文化,我们社会一定充满蓬勃朝气,世界一定呈现祥和气氛!

 

佛陀教育,自利利人

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又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欲如此,那便非得籍宗教的教化不可了。而宗教,的确可以净化世道人心,改善社会犯罪问题,就以佛教的“五戒”而言(一如儒家所主张的五常之道来作解释):“不杀生”(即是仁)、“不偷道”(即是义)、“不邪淫”(既是礼)、“不妄语”(既是信)、“不饮酒”(既是智)。

人类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酗酒等等恶行,才使得这个原本清净的世间变得污浊不堪,假如人人能守“五戒”--“不杀生”,便不会有做出伤天害理等陷害胁迫他人的行为;持“不偷盗”戒,便不会有偷劫盗取、侵占人家财务或贪污舞弊等不与取之情事发生;能持“不邪淫”戒,社会就不致发生强奸、猥亵、通奸等淫乱荒唐之行为和妨害风化之事;再者,持“不妄语”,便不会有欺诈、行骗、诬告他人等使是非颠倒,损害他人利益之事发生;能不酗酒,保持神智清醒,便不会酒醉惹事,而发生种种不可预料乃至闹出人命或财物损失的罪行,以致悔不当初。

佛者,觉也!学佛即要学习觉悟,若人学佛,对人生能够觉悟,如何当行,如何不可为,如何为真正利人,何为损人利己等等,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便不会造作愚痴之行。
 

自净其意,人成即佛成

所以,以佛教教化社会,个人认为,不在于高深的佛理,而在于把佛教教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与待人处事中,例如:建立佛化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生活和乐;对于周遭的人,以城相待,尊重恭敬,勿加损害、逼恼;在工作上也作菩萨行处想,奉献所能,自利利他,并能知足无求,所谓“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佛法至少一句话,乃至八万四千法门,皆可利人利己。假若人人学佛修行,将人生、家庭、社会佛教化,一定能创造人类真正的幸福,世间也才有和平安乐的日子。

佛经中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谓自净其意,既是扫除“贪嗔痴”三毒,根本的净化人心之道。因此,若人人均能奉行,启发智慧,了解和深信因缘果报的道理,去恶向善,社会便可以趋向祥和和安宁了。

所以,凡是三思而行,运用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今日社会,人心不古,道德沦落,是非善恶,混淆不清,尚若不能明辩是非,则将随之沉沦造业,亦得随之受报,枉受轮回之苦。是以,我们认为,愈是无常变异的时代,愈是需要人生佛教。因此,学佛修行,推广佛陀教育,实为今人之所迫切需要也。

 

推行“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曾经依过去中国佛教的情况讲了一些话,指中国佛教徒偏重于自修,而对现实世间事务较少过问;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佛教终究免不了消极、悲观之讥。所以太虚大师提倡所谓的“人生佛教”。
 

印顺导师则认为,中国佛教向来是过分迎合民间信仰的,神话色彩相当浓厚,这样一来,仍然免不了抹上一层出世、消极和迷信的色彩。所谓“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所以就进一步提倡“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广续太虚大师“人间佛教”之理想的实践,积极阐杨“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之不二性,将人间佛教现代化、大众化、生活化,把佛法遍布于世界各处。

佛法人间化,义理生活化的佛教才是人们最需要的佛教。每一个佛教徒都应该立足于现实人生当中,以追求德行的圆满,用一句中国的老话说,就是所谓的“做好人 ”。所以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但愿人人早日舍迷觉悟,学佛修行,弃恶行善,共创光明幸福的人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