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皈依:進入三寶之道

六皈依文
皈依最高成就無上祖師
皈依壇城中一切本尊
皈依諸佛如來輪勝王
皈依無上佛法
皈依諸僧伽聖眾
皈依具佛法智眼,諸勇父空行護法聖眾
皈依是進入佛法知識領域的門戶,也是研究佛學的通道。本文只是就皈依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就如同在浩瀚的佛法之洋中,掬取一滴水珠一般。本文寫作的主要參考資料為達波•達威•修努(Dakpo Dawai Shonnu)所著的「Damcho Yi’zhin Norbu」及無著所集之彌勒菩薩的「大乘無上要義論」(Mahayana Uttara Tantra Shastra)。
首先,我們要先介紹皈依的兩顆種子。聖典上說恐懼與庇護是皈依的兩顆種子。一切有情眾生都或多或少具有恐懼本能。因此在本質上,有情眾生都會尋找一種力量來保護或防禦,以消除這種受難恐懼感。眾生想出了許多方法來防禦受難,這些辦法有些聰明,有些愚拙。佛陀說過:
『對著聖山、叢林與寺院,
對著草叢樹林,
恐懼受苦諸眾生。
前來企求皈依受庇護。』
恐懼來自地水火風四大、敵人、強盜、竊賊、野獸、天神、修羅、鬼怪等等。當恐懼產生時,大部份的眾生都從聖山叢林、天神或有權力的國王來求取庇護。但是這些庇護工具只是短暫的,不能得到真正的庇護。佛陀又說:
『這些不是真庇護,
更非永恒之庇護。
受此庇護諸眾生,
未能解脫真正苦。』
具有法力的世間諸神如梵天、遍淨天、其他地方性神祇、龍神,以及父母或朋友等等,均非真正的庇護之所。
真正的庇護者,其本質必須是已完全從恐懼與痛苦中解脫。沒有完全解脫者,只能給予短暫的幫助,不能解脫世間的痛苦。這就像盲人無法引導人,跌倒的人不能扶起跌倒的人同樣的道理。
然而,庇護皈依的對象有甚麼特性呢?恐懼的思想包括一切世間的痛苦。恐懼程序的高低就如人類個性的賢劣一般,因其知識水準而有所不同。
真正的皈依對象(即庇護者)所具有的功能特性:
1.完全從恐懼中解脫。
2.具有能以四聖諦解脫他人痛苦的能力。
3.對一切事物具有慈悲心,怨親愛憎常住平等。
只有佛陀具有這些功德,能夠成為至高無上的庇護者。對於佛陀,我們必須要有虔誠的信心與堅定的信賴。因此正如達波•達威•修努所言,為了從輪迴中解脫,歸依的對象為:
『佛是唯一能夠完全解脫痛苦者,
法是達臻於佛的唯一路徑,
修法必須與僧伽為侶,
因此,佛法僧三者乃吾人所必須皈依的對象!』
佛是皈依的指示,法是皈依的方法,僧是皈依的助力,因此,尋求解脫的行者必須體認這三個皈依的對象。
三皈依如何發揮庇護的作用
1.佛確是庇護者,因為祂以四聖諦庇護皈依者。
2.法的庇護分為兩方面:
A法是清淨業障與罪孽的工具,更切確的說,法引導我們步向斷絕災厄的真正途徑,也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
B法能使我們約束放任之心,不致令已消除之業障與罪孽再度產生。
簡言之,皈依法是解脫痛苦的真正工具,也是消防除業障的真正武器。因此,法是重要的皈依對象。
3.僧伽是皈依的助力,如果我們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旅行,我們可能須要一個曾經去過那裡的人來指點。同樣的道理,在佛法浩瀚廣大的領域中,如果沒有一位明師來指導,可能很快就會感到懈怠和迷惑,障礙橫逆也就因之而起。就因為我們必須要有一位明師來指導,而僧伽正是最好的指導者,因此僧伽是我們皈依的對象。
根據無著菩薩的「大乘無上要義論」,皈依三寶就是完整的皈依,除此以外,別無皈依。論中述及:
「我們應按照佛陀的方法來訓練自己,佛陀的教義及三乘諸法即在於盡形壽奉獻給三寶。」
因此,所謂三德、三乘、三學、三思均奠基於三皈依。一個人生病時,醫生、醫藥、護士三者均不可缺,才能很快把病治好。三皈依就是在治療一個人的業障之病。佛陀是醫生,佛法是消除業障的良藥,僧伽是照顧病人的護士。因此若要求解脫,三皈依缺一不可。除此三者,別無皈依。
皈依的根本:
皈依三寶的根本可以分為一般的與特殊的兩種:
1.一般的皈依根本:
A一般的佛皈依根本是大家所熟知的覺者釋迦牟尼佛,釋迦佛具有各種吉祥象徵及三十二吉祥相。
B一般的皈依根本包括兩種智慧:第一種是智,也就是聖典中的十二部經(譯註:十二部經包括契經、重頌、諷誦、因緣、本事、本生、阿毘達磨(未曾有)、譬喻、論義、自說、方廣、授記等)。
第二種是慧,也就是解脫痛苦的正路。
C一般的僧皈依根本包括僧團和聖僧,前者為至少四名以上受戒而又修行有所成就的比丘所組成。後者包括從聲聞起至成佛為止的諸地菩薩。
2.特殊的皈依根本:
特殊的皈依根本可分成:
A象徵性的皈依對象:即是以佛像、大乘經典、菩薩僧伽來分別代表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B開悟的皈依對象:即是指三身佛,真正能解脫痛苦的智慧(法),以及從初地到十地所有菩薩(僧)。
C最終的皈依對象是佛陀,佛陀就代表佛法僧。大乘無上要義論中有如下的開示:
『一切有情眾生最終的皈依除佛之外無他。』
無著菩薩曾經說過:
『不朽的皈依、不變的皈依、最終的皈依只有如來,只有釋迦如來曾經如過去諸佛一樣達到開悟的境界,佛是至高成就者、正偏知、是無上士。』
皈依可分為三,皈依是指引行者證得涅槃的工具,是至高無上的空靈,但是最終的皈依還是佛本身。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rvana Sutra)中說:
『皈依者-工具則有三』
如何皈依:
要皈依,首先必須體認三個皈依對象的功德本質。第二,必須體認三個皈依的對象間有何差異。第三,要相信皈依對象能給予我們保護,行者必須受戒皈依。第四,皈依三寶後,不可皈依世間神祇。
皈依後之戒律:
皈依後必須尊守兩種戒律--一種一般戒律和一種特別戒律。
一般戒律是體認皈依對象的功德本性,我們必須念念在茲,每日觀想三寶,在享用飲食珍寶前,要先供養三寶。不可背離三寶,即使性命交關亦應堅絕皈依。更不可受外道誘惑,不可對三寶有輕佻和不善的態度。
皈依三寶的特別戒律是:
『不尋求其他皈依
不害他人
不交惡友
尊敬三寶。』
『不放棄崇高的皈依
不尋求其他的皈依工具,即使在困頓中也一樣,
要勤於皈依與供養
還要教導他人也這樣。』
『簡言之,要盡形壽相信三寶
堅此百忍只為皈依
踏入佛法之道
唯有皈依三寶。』
根據以上首偈,我們應該要有兩種行持。一種是不可有的行持,一種是應該有的行持。
第一種不應有的行持包括:第一,不可皈依世間神祇,只能皈依佛陀。第二,皈依佛法之後,絕對不可存有一絲害人之心。第三,皈依僧之後,不可與異端為伍,諸如那些認為殺生是功德的異端,一定不可與之為伍。
皈依三寶後應該有的行持是:
第一:要皈依佛陀
佛陀的法相,不管是那一種行式,不管供於何處,都應該被視為佛陀的本身,不可輕佻,不可貶抑,不可不敬。龍猛菩薩的密友書(Surullekha)中說:「即使佛相是用木刻的,我們也應該絕對恭敬。」
第二:要皈依佛陀寶訓,佛陀所開示的教導,即使是知字片語,我們也要視之為佛法。
第三:在我們皈依僧之後,僧伽的袈裟,即使是塊補釘,都應該視為佛弟子的袈裟,對著袈裟者,應給予適當的尊敬。
皈依的利益:
1.皈依之後就是真正的佛教徒。
2.皈依是受其他戒的基礎。
3.皈依之後,先前所累積的惡業可以慢慢消除。
4.皈依之後,不會為人鬼所傷。
5.皈依可以指引我們成就高貴的情操。
6.皈依可以使我們逐漸累積功德。
7.皈依之後不會墜入三惡道。
8.皈依之後,可以很快開悟。
以上八者是剛波巴大師在「解脫寶縵論」(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中所提到的皈依之利益。
因此,當我們皈依三寶時,不可以只在口中喃喃唸誦皈依戒文,還得澈底體認皈依對象的特殊本質,體認皈依對象如何解脫有情眾生的痛苦,體認皈依的利益,以及皈依時應有的戒律與行持,這樣才能完全鞏固我們對三寶的恭敬之心。如果我們能按律皈依,不違戒規,依法修行,則皈依佛法僧三寶的利益一定可以實現。
本文原文係由阿闍黎•傑頓•天嘉以藏文所寫,他是隆德寺法輪中心噶美師利那瀾陀高級佛學院的講師。

【摘錄自:正法眼】

没有评论: